首页

黑冰女王SM

时间:2025-05-25 20:31:19 作者:“G3联盟”第二届少年创科达人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 浏览量:47468

 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(李金磊 徐雪莹)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,现场热度不减,依然一座难求。

  下午3时,发布会准时开始。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疾控......一连串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被抛向了中国四部门“一把手”。

3月9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会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就教育、就业和社会保障、住房、医疗疾控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
  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由去年的“1200万人左右”变为“1200万人以上”,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怎么看就业形势?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坦言“总量压力不减,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”,随后用更多时间阐述“怎么干”。她特别提到,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人,官方将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拓宽市场化渠道,稳定公共岗位规模,优化全周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

  当前,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调整转型,受到各界高度关注。“我们不能光看短期,还要看中长期”,住建部部长倪虹提醒,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,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,房地产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。

  当前,房地产的难点是资金。中国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持续落地。倪虹透露,截至2月底,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。他同时对那些严重资不抵债、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“喊话”,“要按照法治化、市场化的原则,该破产的破产,该重组的重组”。

  教育问题亦是民生焦点。进入会场时,记者们可以领到一本《教育热点20问》,但还有更多问题需要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答。对于如何满足民众对“上好学”的期盼,他直言,基础教育办得好不好,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,“这是大民生”。

  回应这个问题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。怀进鹏给出了他的理解: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,把优质教育资源的“蛋糕”做得更大,让整个教育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、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。

  当前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生风险仍然持续存在,疾控工作如何守护人民健康?

  “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,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”,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回应说,中国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、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、应急预案体系、科学防控体系、群防群控体系。

  王贺胜还表示,中国已在全国建成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,不管哪个地方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,都能第一时间派出国家队支援。今年还将新建5支国家队,并将在全国所有市、县建设基层应急小分队,进一步提高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水平。

  直面关切、坦诚表达,在约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,12个民生热点问题得到集中回应。(完)

【编辑:房家梁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 我国农业发展硕果累累

根据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函〔2023〕26号)要求,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(教育)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,经专家遴选和公示等程序,决定认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“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”等914门课程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(名单见附件)。

8项40条,山东再出“政策大礼包”

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李兵:“学习宪法从娃娃抓起,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,做尊法学法用法的好公民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牢基础。”

中方谈美方抛出所谓“中国产能过剩论”:包藏祸心

从环比看,PPI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.2%,降幅扩大0.1个百分点;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.1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受国际原油、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,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3.4%和1.0%;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.2%,其中金冶炼、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8.0%和5.8%。煤炭供应充足,电煤需求季节性回落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.0%。4月中旬以来,钢材市场供需略有改善,价格有所上涨,全月平均仍为下降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.5%。装备制造业中,汽柴油车整车制造、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.9%和0.2%,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.2%。消费品制造业中,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、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分别上涨1.7%和0.1%。

8月1日起,辅助生殖将纳入安徽医保报销

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,主要受气候、地形地貌、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影响,但仍有约30%的灌溉土地受到人为次生盐碱化的影响,尤其是发展中国家,由于人口日益增长,耕地面积不断减少,大量森林、草地、湿地等被开垦为耕地,破坏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,导致土壤盐碱化。

(两会速递)木亚赛尔·托乎提:文旅融合浇灌民族团结之花

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(艺术学院)副院长郭淼谈到,中国实现重点治理区域“沙退人进”的历史性转变,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地情的防沙治沙之路。中国政府通过环境政策、环境立法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予以保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